黄河滩长出“黄金”米,原阳县17万亩优质水稻喜
- A+
- A-
金秋至,稻谷黄。黄河北岸的原阳县,17万亩优质水稻正在陆续收割,一幅金色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。
原阳县种植水稻历史悠久,所产大米晶莹剔透、软筋香甜、适口性强。“黄金晴”是我省最早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并出口创汇的原粮,素有“中国第一米”之称。

“黄金晴”承载着脱贫梦
10月29日,看着成熟的“黄金晴”试验田,原阳县齐街镇南留侯村村民苗兴乐得合不拢嘴。“今年这块田亩产稻谷应在千斤以上,没有瞎籽儿,颗颗饱满!”
守着“黄金晴”大米品牌的南留侯村是昔日的贫困村。今年3月,王全超来到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。为彻底改善“黄金晴”产量低、收入少的局面,王全超帮助苗兴在自家9亩地种植了富硒稻米试验田,技术成熟后,再进行增收稻米的推广。
王全超向所在单位原阳县供电公司的领导汇报,申请“报销”了试验田的所有种植费用。从稻米的选种、育种、插秧、5次富硒肥的喷洒、排灌水,到收获的颗粒饱满,都能看到王全超的身影。
“咱们这块试验田属于纯天然绿色有机稻米,不仅没有化肥的添加,还高产增收,保证食品安全和口感。加上黄河水的浇灌、减成本增收益的专业技术,咱们肯定能打响脱贫致富的‘好牌’!”王全超自信地说。自从引用了富硒有机肥料,突破了粮产的“壁垒”,许多村民开始掀起种植富硒“黄金晴”的热潮。
生活阅读排行
-
196 阅读 2020-10-13 12:43
-
192 阅读 2020-02-21 11:46
-
192 阅读 2020-09-28 13:15
-
175 阅读 2020-02-20 19:49
-
164 阅读 2020-10-25 12:48
生活热门推荐
-
114 阅读 2020-10-19 11:00
-
101 阅读 2020-10-23 13:19
-
135 阅读 2020-02-21 12:29
-
123 阅读 2020-02-21 12:20
-
125 阅读 2020-02-21 12:20